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,人流車流之多,國內一般城市無可相比。彈丸之地的香港寸土寸金,按講停車應該是個大難題。10年前去香港觀光旅游,看到的情景則是,大街小巷、商場、酒店、廣場之處很少有車輛停放。那么,數以百萬計的車輛都停到哪去了呢?原來,香港的車輛大都停放在高樓大廈里,利用智能機械立體車庫上天入地,停放的井然有序。
10年后的今天,在國內許多車水馬龍的大城市,我們看到的則是另一番景象:大街小巷停滿車輛,酒店、商場車輛無處停放,綠地、廣場也因停車遭殃。車滿為患、停車難、行車難,怨聲載道。人們為之困惑,為什么一個城市連個停車問題都解決不了呢?
其實,我國的許多城市為解決停車難問題,也想了不少辦法,辦了大量實事??墒?,在人車爭地、樓車爭地,城市用地越來越緊張,矛盾十分突出的今天,解決停車難的問題,著實令政府部門為之頭痛犯難。
事實上,早在上世紀90年代,我國的智能機械立體車庫制造業已經興起。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等一些車輛激增的大城市,已開始建設使用立體車庫。目前,我國其他的一些大中城市的立體車庫規劃、建設也已開始步入快車道。有報道稱: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城市西安、合肥,建起令人刮目相看的幾十米到上百米高的樓宇立體車庫。云南昆明市則規劃,像城市公交車站一樣,在市區主干道。每隔500米設置一座立體車庫,為市民開車出行提供方便,從香港解決城市停車難的成功經驗,到內地城市解決停車難遇到的諸多難題和發展趨勢來看,加快立體車庫建設,是解決城市停車難的選。
所以作為一個城市政府部門,首先要樹立城市發展新理念。以科學的學習態度,發展的眼光去解決停車難的問題,從政策引導、規劃優先、招商引資,多方支持立體車庫發展。事實上,在一些城市立體車庫的發展,已經形成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,不僅沒給政府增加負擔,而且給政府賺錢。這樣的利國利民一舉兩得的好事,何樂而不為呢?
其次,在發展立體停車車庫的經濟實力上,有人不禁要問是否每個城市都能建得起?四川倍萊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的一位專家介紹說,建設立體車庫很便宜,一個車位成本高也不超過3萬元,要比建地面停車場、地下停車庫節省的多,而且一次投資長期受益,在使用上方便快捷,優于其他停車方式。所以,在城市發展建設立體車庫上,不存在經濟上能不能投的起的問題,只要措施到位,做起來并不難。
綜上所述,在加快立體車庫建設,解決停車難的問題上,我們的城市政府部門,關鍵是要解決思想認識和觀念轉變問題,與時俱進,用發展的眼光,看準優勢、看準市場、把握未來,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來解決問題。